嘉园环保-mg试玩平台入口官网

“十三五”期间,重庆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

       近年来,重庆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源头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提高认识力争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制定出台了《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具体落实提出要求。

       在谈及对《意见》的理解认识时,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一级巡视员温汝俊表示,我国高碳能源结构和高碳产业结构决定着“减污”和“降碳”之间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减污”和“降碳”目标一致,都是建成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同是参与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减污”和“降碳”措施也具备协同的先决条件,火电、水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是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也是传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加快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系列措施,既能“减污”又可“降碳”。

       为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庆坚持把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强化环境污染源头管控,助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十三五’期间,重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持续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至333天,细颗粒物平均浓度5年下降42.1%。森林覆盖率达到52.5%,建成绿色园区10个、绿色工厂115个、绿色矿山170个,发行绿色债券264.5亿元,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温汝俊介绍道。

       多措并举推动减污降碳深度融合

       在不断创新减污降碳机制的过程中,重庆把碳减排作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在全国率先打通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等各领域的“碳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评和排污许可,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具体而言,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包括三大体系:

       一是管控体系抓统筹。联合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标对表抓好考核任务,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统筹管理。2019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碳强度)为0.73吨/万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2015年累计下降18.3%,符合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任务进度要求。

       二是市场体系优配置。作为全国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之一,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碳减排的引导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市碳排放指标累计成交量1171万吨,累计成交金额8042万元。

       三是支撑体系强保障。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编制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全市碳排放大数据。

       而重庆在减污降碳方面的成果,则可以归结为三项创新:

       一是推动机制制度融合。全国首个将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写入《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率先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出台《推动排污许可与碳排放协同管理》《在环评中规范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等文件。在《万州经开区九龙园(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和审查中,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挖掘园区碳减排潜力,提出措施,优化调整年产360万吨特铝新材料项目烧结工艺。和原方案相比,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约140万吨/年,也同步削减了污染物排放。

       二是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一方面,从制度规范上求突破,创新工作思路,形成全国首个涵盖碳履约(面向履约企业)、碳中和(面向政府大型会议)、碳普惠(面向公众低碳行为)三个路径的“碳汇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另一方面,协调好生态产品供给和消费两端对接。供给端,完成万州、忠县、酉阳等区县部分村社林业碳汇开发、核证,已形成产品性质碳汇量190余万吨;消费端,推动组织部分企业、机构完成“碳汇 ”生态产品认购累计32万元,实施大型会议碳中和3场次。

       三是丰富经济政策手段。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加快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落地,形成了“一方案、一目录、一规范”的总体框架,完成两江新区、万州等两个区域和两个项目试点实施方案。

       “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快速发展和放量增效,将有效拉动和撬动社会资本,发挥环境经济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引导作用,还能给企业争取到低息贷款或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温汝俊表示。

       此外,重庆还在培育和优化碳市场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去年年初,重庆出台延长企业履约期、减免碳排放权交易手续费等系列纾困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去年年底,重庆强化规范管理,激发碳市场活力,大幅提高履约率,碳市场履约率从转隶前的60%左右提高到90%以上。2013年-2019年,通过碳市场的牵引作用,重庆推动实施减碳项目近30个,累计减碳565万吨。

       进一步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意见》中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的格局总体形成,协同优化高效的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在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等方面取得关键进展,气候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重庆将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全面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温汝俊说道。

       据了解,下一步,重庆将加紧制定全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分区域、分部门、分行业设定差异化达峰目标,开展碳达峰行动。统筹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探索谋划“两权”融合。推进零碳示范区建设,推进低碳系列试点示范,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实行高碳企业清单管理,开展好新建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大规模。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融入低碳元素,建立减污降碳协同项目库,将碳履约信息纳入环境信用体系,健全环境统计和碳排放统计融合机制,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境执法清单。

       以碳达峰目标为导向,重庆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手段。优化对区县的考核方式,推动碳排放强度控制向强度、总量“双控”转变。研究制定电力等行业脱碳优惠电价措施。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推动设立气候基金,带动撬动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用好用活地方碳市场,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碳标记、碳足迹核算,做好欧美开征气候关税对重庆市出口外贸企业的影响应对。抢抓产业和技术升级的新机遇,培育碳中和产业,发展碳中和技术,打造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增长极。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