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园环保-mg试玩平台入口官网

年终盘点 | 解锁2020水处理行业十大关键词!

疫情之下,我们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一年,水处理行业在工程项目陆续复工后,依然坚挺,市场持续爆发。

2020,在政策驱动下,补短板强弱项成为重中之重;

为盘活投融资市场,中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正式扬帆起航;

国资接连入主,环保行业整合趋势愈发明显;

动辄几亿几十亿,水务集团扎堆成立;

解决邻避效应,地下污水处理厂成为关注焦点;

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怎么办?国家出台政策提出mg试玩平台入口官网的解决方案

……

北极星水处理网带您一起,解锁2020年水处理行业十大关键词。

01 补短板强弱项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计,2019年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超过2.1亿立方米/日,污水管网长度达57万公里。

但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仍存较多短板弱项,与实现美丽中国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污水收集管网短板较为突出,毛细血管缺失,管网老旧破损和混接错接广泛存在,南方地区雨污溢流污染较为普遍,污水收集率和污染物消减效能不高。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不平衡,不少城镇存在较大缺口,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资源化利用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重水轻泥”现象较为普遍,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滞后,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尚不规范、水平总体不高。

为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补齐设施建设短板弱项,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7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指明了方向。

方案明确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城市市政雨污管网混错接改造更新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为了保证《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策保障,强化监督管理。未来采取的措施包括推动污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监管能力建设。组织开展进入纳管工业废水排查清退工作。积极推广“厂网一体化”运营模式。加强管材和施工质量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等。

02 管网建设

管网是补短板的重中之重,当下缺口亟待补足,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补齐收集管网短板,包括七项内容。一是强调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必须合理规划建设服务片区污水收集管网。除干旱地区外,新建管网应严格雨污分流。二是加快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管网空白区,加快补齐“毛细血管”。三是通过清污分流、管网更新修复、混错接改造等途径,提升污水集中收集效能。四是对现有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100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围绕服务片区开展“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五是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城市,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降低溢流污染频次。六是积极推进建制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七是提升管网建设质量,鼓励优先使用球墨铸铁等管材,推行混凝土现浇或成品检查井。

“十三五”期间我国规划新增污水管网12.59万公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2.77万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2.87万公里,2020为收官之年,建设进度或将加快。

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18年全国仅污水管网缺口就有约40万公里,资金缺口在万亿元以上。我们从短期和远期两个视角对管网投资进行测算:短期预计2019-2020年管网建设所需总投资额约1036亿,其中新建污水管网投资约356亿元;远期测算方面,我们基于多项假设,包括到2025年城市、县城、建制镇的污水收纳率可达95%、93%和90%;用水人口年复合增幅分别为3%、2%、1%;污水处置率提高至99%、97%、80%等,预计2019-2025年污水管网长度将增加37万公里,按照单位投资额1695元/米测算,对应市场空间6276亿。

03 污泥处置

随着近年来对各地污泥环境风险和危害认识的不断清晰,国家和地方各类政策、法规、规划的陆续出台,“泥水并重”的态势正逐步形成,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的标准也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已成为污泥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

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是补短板强弱项的难点,包括五项内容。一是在减量化处理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处置技术路线,避免一刀切。二是全面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要纳入规划。三是限制未经脱水处理达标的污泥填埋,重点地区压减污泥填埋规模。四是鼓励采用“生物质利用 焚烧”的处置模式,将焚烧灰渣用作建材原料。五是推广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土地利用。

整体来说,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市场需求的加速释放。

04 基础设施公募reits

中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自2020年正式扬帆起航,旨在盘活中国这一全球超大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促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构建。这对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以及引导基础设施领域股权投资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代表着未来资产证券化路径下金融市场深度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reits本身是英文单词缩写,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是不动产或权益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转化为标准金融产品公开上市交易(发行收益凭证),汇集投资者资金,由专门机构投资和运营不动产项目,并将不动产项目所产生的综合收益以较高比例分配给投资者,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今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20〕40号)。随后的8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20〕586号),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0〕54号)。目前这三个政策是我们国家推行reits试点的一个基本依据。

随着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方案的公布,我国基建reits的发展进入到全新时代。

截至目前,首创股份、渤海股份、东湖高新已在上交所或深交所进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申报发行工作。

就目前项目来看,基建reits的主要特征有:(1)在资产特征上,试点项目在行业上集中于交通、水电气热的市政、污水垃圾、新基建、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补短板行业及新型基础设施行业,这些行业具有现金流稳定可预测,盈利性好且实现使用者付费的特征。(2)在交易结构上,“公募 abs 私募”是当前主流,在交易结构中嵌套私募基金,能够以较低的中间成本形成“股 债”的结构。而构建“股 债”,主要是为了弱化资本,税务筹划。复杂的交易结构带来较高成本及管理问题,未来或有望减少嵌套。(3)在产品要素上,reits投资收益稳定,风险较低,但需警惕估值误差带来的净值波动可能。

05 地下污水处理厂

今年以来,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被频繁提及,成为一大热点。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缘不断向外扩张,早期建设的地上式污水处理厂已逐渐被城区包围,臭气、噪声等二次污染的“邻避”效应逐渐凸显,与现代城市生态文明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传统地上式污水处理厂已难以满足城镇发展建设的需求。随着土地价值的不断提升,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新建污水处理厂中的比例急剧增加,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提出新建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地下式。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处理设施转移到地下,可有效节省土地的地上空间,同时可进行园林绿化、公共服务、商业娱乐等设施建设,从而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土地价值,将“邻避”变成“邻利”,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今年9月,包括北排、广州水务、深圳水务、滇池水务、上海城投等在内的13家行业龙头发起的“全国地下污水处理厂技术联盟”在广州成立,标志着地下污水处理厂这一新生事物将逐步建立行业标准。

1.jpg

目前,广州累计建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10座,地埋式污水处理总产能191万吨/日,地埋式污水处理产能位居全国第一。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运营的地下污水处理厂60多座,日处理能力超600万吨,其中以10-60万吨/日的居多。

06 混改

2020年,水处理行业“洗牌”继续。包括天津水务集团在内的国企也纷纷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四家二级企业在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碧水源被中交“收编”尘埃落定,中节能收购铁汉生态、国祯环保也已“盖棺定论”,博天环境、巴安水务的“投靠”虽然仍“悬而未决”,但很显然,水处理行业的在加速整合,混改潮愈演愈烈。

事实上,不光是民企,就连传统的地方国有环保企业也开始“拥抱”央企巨头,开展合作。从2018年开始,北控水务明确提出了“双平台”战略,以及“轻资产”模式,与三峡集团开展了合作,资本层面由三峡集团牵头,运营层面则由北控水务牵头。目前,三峡集团已成为北控水务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升至14.58%。

国资的进场对于有些企业来说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对于一些本就以技术见长的企业来说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意义。但即便如此,国资的进场也着实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一些焦虑,影响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事实上,我们看到,一方面,在与国资“联姻”后,一些企业确实显示出了协同效应,在加速回血,如碧水源,2020年上半年,碧水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311.31%;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企业仍待观察,如铁汉生态,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1.68亿元,回血尚需时日。

国资央企纷至沓来,混合所有制是否是未来最好的商业模式?我们共同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07 水务集团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本土城市水务企业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中国本土水务企业如何抓住水务市场开放的发展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生存和发展,制定适合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

而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独有或控股,主要承担地方城市自来水生产、供应、服务和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水务设施设计、施工、监理等职能的大型国有企业成立,开始捍卫自己的“领地”,尤其在2020年,水务行业集团化、规模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如今年成立的万家寨水务(注册资本100亿元)、中铁水务(注册资本10亿元)、淄博市水务集团(注册资本30亿元)、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869亿元)、杭州市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

它们注册资本动辄几亿、几十亿,像万家寨水务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它们的实控人多为地方政府,且产业链充分延伸拓展,涉及原水、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等多个领域。在民营环保企业纷纷因“缺钱”“国资化”的时候,背靠“大树”的水务集团的出现或许可解决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之后再通过并购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产业链,最大化的发挥水务企业各项业务的协同效应和综合服务能力。

纵观成立的这些水务集团的目的,重点围绕着一个词:水务一体化。

企业通过一体化模式来拓展自己的产品、业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产业链的延伸。这种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有助于最大化的发挥水务企业各项业务的协同效应和综合服务能力。

随着我国水务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我国水务企业将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跨区域并购、上市融资将成为趋势。最终整个水务行业将形成若干个跨地区、产业链完备、跨所有制形式的大型水务集团的竞争格局。

08 进水超标

因“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是否能成为申辩理由而免予处罚这一话题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尤其是作为治污大户的污水处理厂竟成为排污“主力军”这一事实使这一问题愈发受到重视。

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上,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提到污水处理ppp项目中此类进出水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但认为出水水质达标是法律明确的强制性规定,不论进水水质如何,污水处理厂均应达标排放。

对于这一问题,济南率先出台实施意见,今年4月,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减轻和免除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中明确了10种免予处罚的情形和6种减轻处罚情形,其中提到,“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因进水浓度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发现后立即主动报告并采取措施减轻危害后果的”可减轻处罚。

与此同时,近日,国家层面出台通知对“进水超标导致的出水超标”这一问题进行明确。

12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对由行业主管部门,或生态环境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部门认定运营单位确因进水超出设计规定或实际处理能力导致出水超标的情形,主动报告且主动消除或者减轻环境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09 膜工艺

今年以来,国内污水资源化规划明显加快节奏,国家发改委环资司陆续召开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会以及专家座谈会,研究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指导意见和相关实施方案起草工作,推动构建污水资源化利用“1 n”政策框架体系。

业内专家认为,在污水资源化的大潮下,污水处理领域数千亿市场释放可期,随着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资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与工业水处理中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需求也或将持续提升,在创新技术、工程经验和运营能力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膜技术企业将迎来新的风口。

近年来,中国膜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反渗透、超滤、微滤等膜技术在海水淡化、给水处理、污水回用等领域的工程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多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膜法给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相继建成。

考虑到膜法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的高效和出水水质的稳定等多方面优势,膜法水处理技术在新增的污水处理规模、现有污水厂升级改造市场空间巨大,该类技术在整体污水处理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将相应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处理水质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但在处理水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膜组件的可靠性仍然受到争议。与此同时,仍面临成本的挑战及膜污染方面的难题。

10 长江环保集团

提到水处理行业这一年,长江环保集团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其拿项目、并企业,铺开资本,大有“大杀四方”之势。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集团的生态环保类项目总投资规模已达875亿元,预计2020年底投资规模将突破千亿。

尽管在2020(第十八届)水业战略论坛上,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峰表示:“我们进来并不是跟大家抢利益、抢蛋糕的。希望大家不要把我们当做野蛮人对待。”但通过与地方政府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收购民营及地方国企等方式,长江环保集团建立其“豪华朋友圈”,业界纷纷抱其大腿,大项目拿到手软,这块儿蛋糕着实被其吃掉大半。

截至目前,长江环保集团实现与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业务全覆盖,与沿江地方各级政府签署共抓大保护合作协议超100份,落地总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产业联盟成员单位超100家,带动相关各方直接参与长江大保护人数超过1.5万人。

2019年,三峡集团营业收入992.55亿,利润总额435.43亿,经营现金流量净额464.54亿,现金流持续稳定。

以三峡集团等为代表的国资企业正在声势浩大地搅动产业发展,水务领域迎来一场大规模的升级。

0
网站地图